top of page
搜尋


孫中山紀念館 / 從醫人到醫國 — 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
孫中山先生(1866–1925)是偉大的民族英雄,畢生為復興中華民族鞠躬盡瘁,在海內外廣受尊崇。粵港澳地區作為他出生及成長的地方,既是接受教育和工作之地,亦是他萌發推翻帝制、建立共和思想之地。他在香港完成醫學教育,在澳門和廣州以行醫作為「入世之媒」;領導及策劃的十次武裝起義大多以廣州和香港為基地;民國成立後,為捍衛共和制度以維護國家統一,孫先生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。 粵港澳三地既展現孫先生從醫人到醫國的生命軌跡,文化上亦血脈同源。近代以來,憑藉獨特的歷史及地理條件,粵港澳地區發展迅速,成為近代中國人「睜眼看世界」的視窗,通向外洋的門戶。 2025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,這個專題展覽薈萃粵港澳地區超過六十件珍貴文物、文獻和歷史照片,闡述孫中山先生與三地的深厚淵源,緬懷他的不朽功勳。 亮點展品 「四大寇」照片的玻璃底片 約 1890 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前排自左至右為「四大寇」楊鶴齡、孫中山、陳少白、尢列,後立者關景良為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的同窗兼宿友。 濠鏡閱書報社照片 1911 年 澳門博物館藏 1911 年,盧怡若等人將澳門濠鏡閱書報社

Arlevard
1天前
bottom of page